浦东新区书院镇简介,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吗

大家好,浦东新区书院镇简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浦东新区书院镇简介和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有什么景点
  2.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的外灶村吗
  3.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吗
  4.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的历史人物吗(其四)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有什么景点

如今的书院镇,有一个景点还没引起重视,那就是座落在塘下公路一旁的黄华水闸,该水闸早在文革时建造,在那正反面上,雕刻着许多的红色标语,值得大家一看。

还有塘下公路二旁十多公里的绿化带,那里空气好,环境优美,值得人们去反复休闲玩乐。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的外灶村吗

书院镇外灶村,是书院镇人文历史韵味最浓厚的一个村。

还是早在二百年前,外灶村区域还是一片被海水覆盖的滩涂,据《南汇县志》记载,当时在此设三灶港,并非是一个一般的地名而已,而是一个人们在此不断聚集与工作生活的场所。那么面对茫茫大海,这些人为何要聚集在一起呢?原来他们只为熬盐而来。

说到南汇的熬盐史,要从从前的一千多年时说起,当时的航头、下沙一带就曾经设为盐场,并有盐民万人左右,其兴旺程度,可以用人山人海也不为过,后来随着海滩东移,这些盐民就一路迁移而来,当时的清政府为了区别其不同地点,故在当地设为三灶港,实为三灶盐场。

三灶港原本是一条由当时盐民开挖的引水河,所引来的海水被作为熬盐之用,熬盐首先得设熬盐灶,一处三灶港,往往设盐灶几百处,如此热闹的地方,带动了当地商业的发展,故在上世际六十年代之前,当地最负盛名的集镇,就是内三灶镇,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当地不但有沿路一条街的商业集镇,还设有一所中学和小学,但后来由于五尺沟的开挖,这些设施就一去而不复返了。

说到内三灶镇,我们还要说到外三灶镇,这缘何还有如此区别呢?那是海滩不断东移的结果,盐民也得随着海滩不断迁移,故而又形成了一个外三灶镇,这个外三灶镇,现在还存在着一些历史的痕迹,其街道布局还能一目了然。

如今外灶村之北,有一四灶村,该村域内有一条四灶港,其村名是因其港而来,但是此四灶港在当时热闹了一段时期后,可能不利于熬盐之用,故转向大四灶港一带,而该港处于如今的洋溢村与外灶村之间。

一九0六年,李公塘筑成后,原驻扎在三灶港、四灶港一带的盐民,转而迁移到芦潮港镇苗港及奉贤沿海一带,继续从事原来的劳动,一九三0年,由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残酷剥削,他们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纷纷参加了著名的泥城暴动,从此有很多人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所有盐民才结束了持续千年的煮盐熬盐的生活,回归到了农耕生活。

今日的外灶村,有村民七千六百人,这些人大都是当年盐民的后裔,该村是我们当地人口比较多的一个村,一条十分宽阔的临港大道,就在这里穿村而过,一个美丽的外灶村,正在以它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吗

浦东新区书院镇,就与目前人们纷纷关注的上海临港新城紧紧地凑在一起,我夲人就是书院镇洋溢村人,我出生在书院,生长在书院,并且工作也在书院。骑上电瓶车,不用五分钟,就可抵达临港,实在方便得很。

说到我们书院镇,我有许多话题要在这里展开,今天就向大家说说我们书院的来历。据《南汇县志》记载:还远在三百年前,南汇设县,以此为前提,必须绘制一张南汇全境图,当时的书院的西部地区,已成陆地,但不能作为种植,只是滩凃一片,而东部地区,仍属一片汪洋,也就是怎么一块土地,己成为人们经常出入的地方,但最先出入该地的,还远在五、六百年前,那时经过此地的都是些来来回回的货船,那些船上装载的,都是人们作为日常使用的灯芯草,这种东西如同今日的麦柴一样,外干中空,体大身轻,此物常被人们用在油灯上,一头引油,另一头点火,由于使用效果极佳,一般都为上层人物使用,这些货物从广东福建一带沿海而来,因为装载体量巨大,就不利航行安全,故船家在船头船尾加载了压舱石,船到钱塘江口时,风浪渐趋平稳,为了减轻船载重量,船家要将这些压舱石抛入海中,然后又一路西行,直达当时唐宋元明清的城市,杭州。话又说回来,那些压舱石抛入海中,日积月累,渐渐露出水面,各个乱石堆散布其间,形似破泐,所以在很早时期,在此经过的货船船家称之为破泐,凡行此破泐,船家便知可折西行入钱塘港,反之便知船己行至大海,船家便知折向而行,故而此破泐成为当地的最先标志物,后来,这里又成为渔民的捕鱼场所,其破泐之名越发流传开来,很多人觉得这个地名很不雅规,就将该破字一拆为二,又称之为石皮泐,在一七二六年南汇建县时,将此地称为石皮泐,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如不出以外,我们当地现在应称为石皮泐镇。

但是,一八八四年,座落在如今川南奉公路一带的钦公塘遭受台风袭击,塘体净毁,为此就在如今的老芦公路一带,又新筑了一道海堤,史称彭公塘,也称王公塘。由此,书院西部地区渐有人家定居。一九O六年,彭公塘又遭台潮袭击,塘体冲毁,故又在当今的人民塘一带,新筑海堤,史称李公塘,该塘形成后,距原彭公塘一带出现了数万亩土地,当时的南汇县府将其土地作为全县的教育经费,故在石皮泐以北不到二公里的地方,设了一个收租点,为此建造了五大间两厢房的砖瓦房,史称书院厂。

一次,有一个知县来到书院厂,他发现该地收上来的粮食,作为全县的教育费用,还有不少盈余,反之他又看到当地百姓,死后因为无钱置一棺材,所以只能草草入土掩埋,为此,该知县决定将年年剩余的粮食全部置换棺材,分发给当地置不起棺材的穷苦百姓。并且又在如今的中久村二组处,即白龙港到如今的人民塘一带,设公墓地一处,供人们免费安置棺材,由此书院之名流传开来,成为当地的又一地名。

另外应该说明的,书院厂五开间两厢房在当时是如何使用的,东厢房作为日常管理人使用,西厢房常年安放棺材,五开间的中间的一间面积较小,是由帐房使用,解放后,设书院小学,该房设为教师办公室使用,其它四间房间面积较大,在当时作为盛放粮食,解放后又作为学生教室。另两厢房在解放后被拆除,经改建也作为教室。故而一共七间房,一间为教师办公室,另外六间成为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教室,学校生源来自当时书院大队和洋溢十队,该房屋直至在上世际八十年代后期被拆除,后又将该学校移至西边的老芦公路一侧,即如今的广告学校。

一九三四年,当地正式设为书院乡,一九五O年,当地沿用书院乡(小乡),一九五七年,又设为书院中乡,一九六一年,又设为书院人民公社,二OO二年后,南汇区并入了浦东新区,书院镇与新港镇合并,在围绕该镇名字的问题上,原二镇领导发生过争论,故一时难以定论,后来原书院镇领导向对方说明了书院镇的渊源,才使对方的意见形成了一致。

今日之书院,紧紧地静卧于临港西侧,地铁十六号线在抵达临港、滴水湖的之前,可以途经地铁书院站,不少当地居民成为了临港的建设者,如今随着临港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一个崭新的书院将会溶入这个国际大都市中,再整装出发。(夲文内容来自中久村邵连桃口述)

你知道浦东新区书院镇的历史人物吗(其四)

走到书院镇南社区,你会看到一位身材高大,体形魁梧的老人,他往往座在集贸市场与如海超市之间的一条小道上,与另外几位老人端座一旁,他时而倾听,时而数说,又时而谈笑风生,他就是我们书院镇的老干部,现在生活在中久村的邵连桃同志。

邵连桃同志,现年九十多岁,还在他二十岁时,正逢我们当地解放,由于他早年就参加革命,各方面表现优良,就在一九五O年时,任塘石乡政治指导员,当时的塘石乡,其辖区有四个自然村,其中就包括现在的塘北村与中久村。一九五七年,小乡并中乡时,他又任书院乡政治指导员,人民公社成立后,又任书院公社农会主住,此后又任政法书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在任上光荣退休。此后他一直生活在中久村老家,闲着无事时,他喜欢到镇上与人聊天,因为这样,我与他由相识到相知,渐渐的我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了。

我与他聊天,我总止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只想向他打听其自身的工作经历,但他总是缄口不谈自已,总说自己工作不怎么样,要说总说其它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

这样熟悉的时间长了,他总是对我说些发生当地的一些故事,一谈就是几个小时,而且再不重述,他的记忆力也特别好,从小到老九十年的事,件件都能倒背如流,而且他还记得在很小时他爷爷是怎么对他说的,还有他爷爷的爷爷是怎么对他爷爷说的,那个前文所说的石皮泐的来历就是他对我怎么说的。

老邵这个人,从小到老,从不脱离过我们书院,也由于他性情温和,从不得罪人,故在当地的人缘特好,一般上了点年纪的人,都会认识他,只要彼此一见面,人们都会称他是“卲主任”。但时间长了,我又发现他还拥有独特的一面,他考虑问题比较深刻,能一语中点,滴水不漏,我想这与他当年的工作作风不无关系。

现在,他真的有点老了,所以我们平时相见时,我持别关心他的身体,有时连续几天不见他,心中就特别牵挂他,我希望他永远健康,长寿,幸福与安祥。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