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浦东新区帮扶安徽安庆,安徽国家级新区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安徽铜陵未来发展的潜力
决定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有:位置、人口、产业与制度。很显然,铜陵在聚集经济发展要素方面,跟很多兄弟城市差距越来越大,除了一个铜陵有色在勉强支撑门户,再难找到其它经济亮点。曾经平起平坐的“芜马铜”城市群,现在,芜湖已是省内副中心,GDP快到5000亿了,马鞍山也抱上了南京的大腿,只剩下铜陵多年来坚守在1000亿的高地,独自在风中凌乱。
论位置,铜陵的区位并不算差,位居皖江中游,既有工业基础,又有安徽第一座长江大桥,与江浙距离都很便捷,按理说,铜陵应该发展得很好。上世纪90年代,省政府也提出了“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计划。因为彼时的安徽,具有工业基础和水运交通的城市,只有沿江的马鞍山,芜湖和铜陵,多年以后,这个计划不了了之。所以说,位置虽然很重要,但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镇江还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圈呢,不也一直默默无闻么?隔壁的安庆,综合条件也不比铜陵差,不也蹉跎了这么多年吗?
论人口,铜陵一直羞于启齿,直到2016加上过继来的枞阳,才勉强达到130万,之前一直只有76万。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在2016年之前,铜陵一直是中国最小的地级市,面积只有1113平方公里,虽然头上顶着的是地级市乌纱,却只能管辖一个比县还小的地盘,没有腹地可以拓展,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机会。
说到产业,铜陵还是有点自豪的,作为新中国的铜都,铜陵市围绕着铜产业,以铜立市,以铜兴市,在省内其他兄弟城市还处在农业化时,铜陵市已率先进入工业化,虽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但总比没有强。目前铜陵市以铜、化工为主导,形成的有色金属、精细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只是在新兴产业领域,尚无建树。前几年,铜陵市下定决心,豪赌新能源汽车–奇点汽车,最后因为所托非人,只能黯然收场。
铜陵近年来经济发展缓慢,除了客观因素存在,也有当家人创新不力的因素,这些年发展快的明星城市,无一不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行城市管理创新,本来兄弟城市间,为了招商引资,都在不断地放大招,作为实力赢弱的后发城市,只有科学规划,敢为人先,拼政绩的同时也是为民众谋福利。
关于铜陵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很难回答的,因为系统层面的问题,是需要顶层设计,不是靠战术就能修补的。
比如铜陵跨江发展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小城市,又如何能带动比自己体量还大的一个县呢?
比如铜陵与池州要不要合并的问题,两者经济体量相当,产业各具特色,如果能做到1+1大于2,那还是合并的好。在皖江沿线,自芜湖以西,安庆以东,近200公里的长江两岸,没有一座人口破百万的中心城市,如能培育出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也能解决铜陵跨江发展不力的现状,这就是铜陵未来发展最大的潜力,也是最大的变数。
安徽国家级新区有哪些
安徽目前没有国家级新区。
目前国家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新区有: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海岸新区、金普新区、天府新区、湘江新区、江北新区、福州新区、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赣江新区、雄安新区。
华东有哪些港口
华东(EastChina,华东地区),是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建国初期,曾为中国六大一级行政区之一,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和台湾等地,后于1954年撤销。1961年,成立华东经济协作区。1978年后撤销,但仍被用作地区用名,包括(现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七省一市,其中,台湾因特殊性,而单独列出,即人们常说的“华东六省一市”,行政区划代码均以3开头。
港口
上海市:洋山深水港、吴淞港
江苏省:南京港、徐州港、常州港、江阴港、镇江港、苏州港、连云港港、南通港、扬州港、大丰港、滨海港、张家港港
浙江省:杭州港、宁波港、舟山港、温州港、嘉兴港、台州港
江西省:南昌港、九江港
福建省: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漳州港、湄洲港
山东省: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龙口港、济宁港、日照港、羊口港、威海港、青岛港、烟台港、岚山港、东风港、蓬莱港
安徽省:马鞍山港、芜湖港、安庆港、蚌埠港、池州港
台湾省: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花莲港
上海市区为什么没有安徽路
本人每一个问题都纯手打,有错别字别在意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还去看了《上海志》跟1840之后的那段历史,时间匆忙,可能有误,望谅解。下面进入正题关于为什么没有安徽路,我整理了网上比较“靠谱”的传言:
1.1912年左右是北洋军阀割据时期(1912至1920),那时上海为皖系军阀的势力范围,而皖系军阀的首领为段其瑞,而段依仗日本人的支持,以上海为主要据点,因此对上海及上海人民犯下了种种暴行,如压榨百姓,抢夺民女。因此上海人很痛恨仗着日本势力为非作歹的段祺瑞和皖系军。拒接用皖(安徽)作路名。
2.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1851至1864)时率领淮军进入上海,一部分淮军后来定居下来,大部分都是干苦活的老人,上海百姓觉得淮军很不好,会影响形象,所以不愿意把安徽作为路名。还有就是身为安徽人的李鸿章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是卖国贼。
3.1943年前后,上海市的路命名来了一次大调整,学界流传着关于“取消谐音”的说法,那时候的杨浦区有一条“瑷晖路”,恰与“安徽路”近音,便不再用安徽路作为路名。以上除了第三个都是没有根据的猜测,上海大部分人很好的,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很一座城的,而且上海也有很多以安徽省各市的路名如合肥路,黄山路。下面才是我要说的重点:
其实历史上是有“安徽路”的。据原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吴志伟教授研究,安徽路还在上海历史上出现过,只是它仅存于1943年至1945年间,与西藏路、河南路等以省份命名的路比起来,就如昙花一现。“安徽路”出现在1943年10月16日的《申报》上,由上海图书馆收藏的。
我们先来弄清楚上海市路名的命名规则。薛理勇提出,上海以行政省市命名路名始于1865年前后,当时的上海租界开始以行政省市命名其“辖区”内南北走向的道路,以城市名命名东西走向道路。有一些省的名字被定为路名,但并不是所有的省。那么历史上的安徽路到底在哪里呢?历史上西藏南路南边那小一段S形的小路,而位置大致应该在今天的西藏南路和肇周路交汇处。至于为什么没有了安徽路,最主要的原因是继1943年路名调整之后,1945年上海市路名又进行了一次大调整,这次命名中直接把小段的安徽路分割了,一部分归西藏南路,另一部份归了肇周路。安徽路从此从历史上消失。(吴教授考证)那么以后还有没有可能从命“安徽路”,大部分上海市民认为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现在命名要通过许多国家机关的认同,仅仅申请就很麻烦,而且1945年到现在也70多年了,如果改名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没有这个必要。最后说一句,心眼小的只是一小部分上海人,大部分是热情好客的,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恨一座城。
纯手打,有错别字,望谅解。大家想多了解上海历史的可以到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历史博物馆。谢谢,浏览(?ò?ó?)
马鞍山,蚌埠和滁州,哪个是安徽第三大城市
马鞍山、蚌埠、滁州,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安徽第三大城市,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目前安徽第一大城市是合肥和第二大城市是芜湖没有争议,而第三大城市,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说是马鞍山,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有人说是滁州,GDP第三城,靠近南京发展潜力十足;还有人说是蚌埠,综合实力较强。思思的看法是目前安徽第三城是蚌埠,未来根据发展来看很有可能滁州会成为安徽第三城。
首先说一说蚌埠,蚌埠是安徽最早设立的地级市,这里有很多美丽的自然和人文风光,代表有中国南北方分界线标志之一的龙子湖风景区,张公山公园以及因“大禹治水”而闻名天下的涂山风景区等等。不过蚌埠就旅游方面来说,与滁州、马鞍山相比半斤八两,没有明显的优势,都处于安徽中下游的排名位置。蚌埠主要的优势在于建成区、医疗、高校、交通等等。
蚌埠是交通要道,是安徽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京沪铁路的中间站,早在1911年就有了火车站。滁州最早的火车站滁州北站始建于1909年,不过交通位置不及蚌埠,马鞍山最早的马鞍山站始建于1936年。蚌埠的医疗实力在省内领先,在省内除了合肥只有芜湖能与之不分上下,同时建成区也领先于滁州和马鞍山。在高校方面,滁州高校最少,质量最差,马鞍山相对来说多点,但还是不如蚌埠。虽说蚌埠各方面都有做安徽第三城的实力,不过近些年发展潜力缓慢,在皖北来看,大有被阜阳取代的可能,同时2020年蚌埠GDP以初核2090.5排名省内第七,后起之秀宿州大有在未来几年内超过之势。
其次是马鞍山,它是一个小巧精致之城,这里留下了很多古诗名篇,也是李白终老的地方,被称为“诗城”。马鞍山是在这三个城市中,目前唯一一个有5A级旅游景区的城市,在去年采石风景区成功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马鞍山在安徽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的城市,可以说在安徽来看,是非常富裕的城市。马鞍山离南京很近,在建有到南京的轻轨,交通便利,不过马鞍山站很小,也不是什么交通枢纽。马鞍山的高校、医疗也都还不错,离南京也很近,不过不如蚌埠。马鞍山的建成区和滁州半斤八两,不及蚌埠,如果加上已经连城片的当涂县,倒是可以和蚌埠的建成区一拼高下。
马鞍山主要问题就是人口太少了,如果没有“三分巢湖”划来含山县以及和县,人口会更少,这是它的一大弱势,马鞍山的GDP也从前几年的第三,滑到了2020年的第六名,为2186.9,可能和人口不足有很大原因,因此思思认为马鞍山暂时不具备成为安徽第三大城市的潜力。
最后,再来说说滁州,滁州是亭城,这里有两大旅游王牌凤阳小岗村以及滁州琅琊山风景区。小岗村是中学历史课本里面学过,同时凤阳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地争议有三地,不过再怎么争议,出生地都是在滁州境内。琅琊山是中学语文课本里《醉翁亭记》的原型,醉翁亭是我国四大名亭之首,小学课本里面的《滁州西涧》也在滁州市区,就在今西涧湖一带。从今年开始,滁州琅琊山景区就开始对游客大门票免费开放,小景点单独收费,学习杭州西湖模式,游客数量大增,旅游潜力十足。
在交通方面,滁州离南京近,最快明年开通到南京的轻轨,南京北站也建在了南京和滁州交界处,南京又是打造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因此滁州去哪也都很方便。在建成区方面,滁州市区虽然建成区不大,但是已经和全椒、来安都连成片了,一旦撤了这两县,建成区面积将大增。高校和医疗方面,虽然不如马鞍山和蚌埠,但是引进了南京的高校以及医院,潜力十足。在经济方面,滁州从19年起由安徽GDP排名第五,直接上升到第三名,人均GDP更是从第十名上升到第四。更厉害的是,市区人均GDP滁州超过了芜湖,排名第二,在2020经济更是强势的全省增长领先,经济排名和19年持平。所以说滁州无论从旅游、经济、建成区以及医疗高校来说,在这三个城市中,都是发展潜力最强的,未来可塑性高。
总结,蚌埠、马鞍山、滁州都是安徽优秀的城市,各有各的好,都有一些优秀的旅游资源,从第三城角度来说,目前来看思思认为是蚌埠,未来可能会是滁州。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