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浦东新区发展乏力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上海的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发展潜力最大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还有发展前景吗
你好,我是太白湖新区“两新”组织党委。
太白湖新区地理位置位于济宁城区南部,南接微山湖,北靠老城区,京杭大运河、洸府河双河环抱,古运河穿境而过,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建设生态新城的理想选址。
太白湖新区于2008年2月批准设立,辖区面积133余平方公里,下辖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64个村居、12万余人,发展定位是“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以上是官方提供的资料,再就是北湖新区管委会聘请上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按照“统筹规划、高点定位”的原则规划设计的,分别为西北、西南、东北三大片区。
目前已引进济宁新城吾悦广场,是集购物中心、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主题商业街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商业包括大型超市、国际影城、精品服饰、美食广场、儿童娱乐等业态,打造“一站式”服务商业综合体,进一步完善太白湖新区商业布局。
以及济宁太白湖新区规划的6处M15共享社区,目前京杭路中心已经完成,航运路中心正在紧张施工中,渔皇路中心和车站南路中心已经开工建设,其他2处正在做详细规划。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便民项目,M15共享社区可实现便民服务、商业购物、休闲娱乐。让居民不出远门就可以享受到“15分钟生活便利圈”。
再加上目前济宁市行政部门的完善,济宁一中、济宁学院等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以上种种可以看出太白湖新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蚌埠发展的怎么样
蚌埠目前发展在安徽来说还是可以的。安徽北部缺乏大城市。无论是省会合肥还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芜湖、马鞍山,甚至是具备旅游资源的黄山、宣城,全部都集中在安徽的中南部。北安徽的默默无闻,几乎已经到了让人忘记这个地区的地步。可其实安徽北部有一座隐藏的大城市,在民国时代是这个省最重要城市。“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一句谚语通俗地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心声。珠城蚌埠位于淮河之滨,北方说你她是南方,南方说她是北方,北方和南方牵着手,坐在高高的淮河岸上……在历史风云流转中,滔滔不息的淮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珠城儿女,也孕育出源远流长的蚌埠文化。我们的父辈常说,直至今天的年轻一代也会津津乐道……不仅经济发达,在政治地位上也受到各方的重视。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观察这座铁路拉来的大城市——蚌埠。在民风习惯上,蚌埠则是兼具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委婉,细细了解一个蚌埠人会有剥洋葱的感觉,一层一层地反转,没有止境。但在历史上,蚌埠并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时期,蚌埠一直都以怀远、凤阳、钟离等名字存在着,所辖区也经常在各个省级和地级实体内被分割合并。即使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安徽局势始终比较混乱,各地筹备建市的计划往往胎死腹中。蚌埠在抗战前后有过多次率先建市的机会,但最终都因为条件不齐备而作罢。一直到抗战结束的1947年,蚌埠才终于获得了国民政府的批准,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市级单位。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合芜蚌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安徽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有效抓手。我们从地里位置上看安徽省地处祖国南北东西的中心地带,合肥是祖国东西南北米字形航空航线的交汇处,蚌埠更是在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蚌埠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变成民国时代繁华的都会。由于交通突然变得方便,蚌埠的商贸条件也一下子变得优秀起来。这里很快成为了安徽中北部粮食转运的枢纽,从铁路发往上海的货车源源不断,俨然是华东铁路的咽喉。即使时至今日,蚌埠仍然是全省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农业时代的蚌埠,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横跨淮河中游的水利条件,和淮南平原的平坦地形,让蚌埠的农业价值很高。一直到今天,蚌埠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城市。再加上淮河中的水产和早就发育成熟的副食品产业,蚌埠被称为鱼米之乡并不算过分。当前,蚌埠市正在围绕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迈入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以落实新发展理念为主题,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新兴产业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和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显示、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蚌埠创新资源丰厚,拥有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7所国家级研究院所、安徽财经大学等12所高等院校。近年来,蚌埠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发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166个,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成功创建省级硅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从“傻、大、笨、粗”到“高、精、特、优”,蚌埠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主攻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攻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如今,蚌埠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电子信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功入选省硅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7年,全市战新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5.2%,位居全省第1位。
总结:做为安徽前沿城市之一的蚌埠我是十分看好的,也许老工业城市时候的风光渐渐远行与省内合芜马等经济方面拉开了一定距离,同时又被安庆,宣城,滁州等地赶超之势头,但安徽的皖北带动还是需要一个核心龙头。目前而言,蚌埠为皖北与皖南除合肥外最优的地理核心中心位置,蚌埠是个包容的城市,它能容下更多人的梦
上海的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发展潜力最大
上海最好的区如今肯定是东边浦东新区,浦东新区2016GDP约8732亿,常住人口约574万。上海的城市正不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从整体上说,浦东新区是上海最有钱的区。商业最兴旺,消费能力和发展潜力最大。上海因水而生,浦字代表着金钱、权力和人文。
上海科技大学好进吗
根据学校官网的介绍可以看出,上海科技大学主要有三大特点,即:
“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
具体情况如下:
1、小规模
2013年9月,上海科技大学成立,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新校园于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
新校园占地:约900亩;
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复旦大学198.22);
在校生人数:6000人(复旦大学39905)。
2、高水平
上海科技大学由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学校致力打造一所高水平创新大学。
(1)“双非”高校全国第二
在最近刚刚出炉的《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上海科技大学位列全国“双非”(非“双一流”)高校第二名,仅次于南方科技大学,领先于深圳大学、扬州大学一众实力强劲的大学。
并且,学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资源、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国内“双非”高校中最强的;相比于南方科技大学,也仅仅是在高端人才以及科研水平方面稍显乏力。
(2)上海热门高校前5强
首先,考生与家长们千万不要小瞧了上海前五的高校;要知道,上海的高校实力可是全国顶尖的,不仅有着上交大、复旦两所国内顶级高校,还有着同济大学、华东师范两大985强校,并且还不乏上海财经这样“热到发烫”的好大学。因此,能成为上海前五热门的高校,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2019年上海高校本地分数线前五强如下:
上海交通大学:588分;
复旦大学:586分;
同济大学:566分;
上海财经大学:562分;
上海科技大学:561分。
综上所述,上海科技大学进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