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浦东新区 商业保理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上海有哪些商业保理公司,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浦东新区 商业保理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上海有哪些商业保理公司
上海的商业保理公司有上海凯福仕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上海益流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此外,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商业保理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5日2。
上海凡特银保理公司怎么样
一般。凡特银商业保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7月29日,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川路1499-1号。经营范围包括从事与本公司所受让的应收账款相关的应收账款融资、销售分账户管理、应收账款催收、坏账担保。【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如何判断一家商业保理公司的实力和发展前景
商业保理这行有意思,虽然都叫商业保理,但是这行的商业保理公司,干的业务却千差万别。作为在这行干了两年的人,试图分析下这一行为啥会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2012年,商务部发文同意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开展商业保理业务。
很多外行人看到后,感觉这一行貌似有发财机会,于是蜂拥注册商业保理公司。
了解到商业保理是怎么回事后,他们开始困惑了。应收账款?贸易融资?空泛无实物的应收账款怎么做融资?我下游客户欠我的货款,都是啥时候有钱才付,经常拖欠不还,还克扣货款。如果别人拿应收账款向我申请融资,我怎么知道这个应收账款是不是坏账啊?
保理是基于应收账款开展的业务。而应收账款与复杂的贸易关系密切相关,证明应收账款存在与否都是难点,更别说识别出应收账款的金额和期限了。
一、商票贴现
最开始,有一拨保理商找到了一个救命稻草——商业承兑汇票。
很多大企业为了拖欠支付供应商的货款,支票的期限太短不好用,直接开出商业承兑汇票,半年期、一年期。好处当然有,供应商起码拿到了一个支付凭证,上面有金额以及到期日,既能背书转让,又能确保持有到期后能到银行托收,从大企业账上直接扣钱入账。
应收账款没有实物证明,这不有商票么?金额、期限、付款人都有了,非常标准化,直接做商票贴现业务就得了。融资也异常简单,一手给钱一手给票,保理商等商票到期后跑到银行托收不就好了吗?
很简单是吧?是很简单,简单得一点门槛都没有,根本就不需要风控。搞商票的保理商就沦为价格战,谁的资金成本低,谁就能抢到业务。价格战越打越狠,搞商票的保理商都赚不了几个钱。
听起来很简单,这业务没有风险吗?
当然有。
付款凭证拿到手了,不用再担心什么贸易真实性的复杂事情了,全部都转化为付款人的信用风险了。开商票的很多大企业,资金流很紧张(不然也不开这玩意得罪供应商),而且很多大企业也知道有保理商会贴商票,所以开出很多自融票,变相给自己融资。
当一个外界看起来很不错的大企业,它的商票的贴现价格是年化20%,而且有不少是它的自融票。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它的真实融资利率已经达到年化20%。这么一想,它算是好企业吗?这么缺钱的企业,等商票到期真的付得起钱吗?
业务合规风险是另一方面。按照会计核算原则,当供应商收到下游的商票时,它的应收账款已经灭失,转化为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都没有了,保理商给它融资,那就是违反经营范围开展业务!
业内也对此争论不休,一派的说法是支持会计核算原则;另一派的说法则是票据(包括商票)是应收账款的载体,会计核算是一回事,实际业务场景又是另一回事。另一派的支持者当然是主要做商票贴现的保理商。
商业保理圈子里面,做商票贴现的不在少数。以至于很多行外人士都把商业保理跟商票贴现划上等号。
作为曾经的商业保理圈内人士,我也十分无奈。我想说,这行的水平不止如此。
二、变相流贷
这几年银行圈十分不好混,经济下行,坏账涌现,不少的银行圈人士也跳槽到商业保理这一行。
为啥来商业保理这一行?传闻商业保理可以十倍杠杆放贷耶~而且牌照目前还这么好拿,这是大机会啊!
他们随身带来的,当然还有他们在银行经营风险的那一套思维。
银行圈人士的跳槽,也给这行带来了不少的客户资源。当然,能从银行借钱的客户,没必要从商业保理公司借钱。要从商业保理公司借钱的客户,那都是从银行拿不到钱的客户。
收更高的利息,担更大的风险。这是他们的风控逻辑。
这类的保理商,放一笔流贷,约定一年期,公司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然后配上抵质押。
等等,保理说好的应收账款呢?Whocares?哪个公司没有应收账款?随便做一个笼统性的中登网登记就满足合规要求了。重点不是应收账款,重点是提供了其他可靠易变现的资产担保。
流贷,银行的惯常做法,够简单省事。抵质押担保,银行的惯常做法,够简单省事。只不过是套了保理公司的壳,做着放贷业务而已。
听起来也很简单,这业务也有风险吧?
当然也有。
首先,客户质量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没有从银行借钱的客户,换一个角度来说,是银行放弃的客户,因此经营状况往往不会很好。另一方面,银行圈出来的人,都会对企业做充分的尽调,耗费不少人力物力。放款几十万?不可能,肯定都是几百万上千万起步。经营并不出色的、被银行挑剩下的客户,放款金额还不小。一旦发生不良,几百上千万来说,对于银行是九牛一毛,对于保理商来说,那可不是小事情,分分钟面临倒闭。
其次,风险抓手肯定也不怎么好。有好的抵押担保物的企业,早就去银行融资了。能找到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的,抵押担保物也好不到哪儿去。出了风险事件,银行能够第一时间冻结银行账户,保理商能干啥?
三、反向保理
之前讲了两种商业保理的业务形态。面对应收账款这种难以明确标准化的标的,一种采取用票据简单粗暴的替换,另一种采取传统信贷来回避这个难点。
那应收账款难以标准化的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有的。
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可恶强势的下游客户啥时候付钱,那肯定是不好知道的。
但是可恶强势的下游客户,自己啥时候会付钱,那可是心里有数。
从供应商的角度,它的应收账款取决于下游客户,这是不可控的。
从下游客户的角度,它的应付账款是它自己支付的,这是可控的。
在应收账款的付款方眼里,付多少钱、什么时候付是一清二楚的事情。
(1)集团保理公司
首先嗅到这块业务机会的,当然是大集团上市公司。自己成立保理公司,做自己集团内的供应商保理融资。
成立了保理公司后,很多大集团给供应商应收账款账期从3个月延长至6个月,然后指一个方向——账期太长?找我下属的保理公司做应收账款融资吧,出路都帮你找好了。
一鱼两吃,空手套白狼。大集团账期延长了,现金流更充足了。成立的保理公司还赚了钱,合并财务报表后又多一利润增长点。
尤其是近年来经济下行,很多上市公司的供应链压力都加大,资金也很紧张,很多上市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保理公司,通过这种反向保理的方式,再赚一道供应链的钱。而上游的中小供应商,无还手之力。
(2)反向保理资产证券化
反向保理的另一个特征是,特别容易将业务量做起来。
如果从中小供应商这端营销应收账款,基于应收账款落地的保理业务量很有限。
但如果从核心企业这端营销应付账款,因为其业务规模的庞大带来的保理业务量就会相当可观。
很多保理公司就盯上了这种机会,傍上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于是业务量就可以轻松起飞。
如果这个核心企业资质出色,与其合作反向保理形成的保理资产,就会得到很多资金方的认可,寻找资金并不是一个太难的事情。甚至如果保理资产规模达到3个亿以上,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到资本市场去融资,则可以充分的降低融资成本呢。
听起来是一种很好的业务形态,当真如此吗?
看上去很美好,其实不是。
首先,这种优质的核心企业十分稀少,很多核心企业自己都成立保理公司不给外部机会。其次,同行的竞争者十分多。都知道的好事,那就不算什么好事。比价格、比效率、比服务,走这条路的商业保理公司只能一路狂奔,在这条路上还从来不缺快速模仿提高的竞争者。再次,这种基于核心企业的反向保理业务没有壁垒,关键就是核心企业的信用和付款确权。虽然可以快速做起业务量,但是没法形成长久的竞争力。最后,这类商业保理公司在核心企业面前是弱势方,更像是一个资产打包机构,只能薄利多销。还因为业务并没有太大难度,随时面临被替换的风险。
四、独立保理商
像我前面说了这么多种情况,要不就是商票贴现,没太大技术难度。要不就是变相流贷,也没太大业务创新。再不就是反向保理,受制于核心企业,也难以建立企业竞争力。那这行还有其他的出路吗?
有的,但是并不容易。
那就是直面应收账款难以标准化的那个本质问题,通过正向保理的方式建立保理商自身的竞争力。
应收账款难以标准化?通过过往的交易记录来预测应收账款的真实账期,通过贸易单据来证明应收账款的金额。通过技术手段和建立风控标准来尽可能逼近真实的应收账款账期和金额。
应收账款欺诈风险?通过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甚至是细分行业,来摸索清楚这个行业的贸易形态、付款特征。搞清楚这个行业的运作流程,深入到细节,设计针对特定行业的保理融资方案。当彻底摸熟摸透一个行业,成为一个内行后,别人再想通过伪造贸易背景来骗贷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了。
这么做吃力不讨好,成本效益不划算?将针对特定行业的保理融资方案标准化,降低运营成本和精简放款流程,快速推广到整个行业。独立保理商对融资客户的定价一般会偏高一些。因为他们针对的融资客户群体,大多数通过其他渠道并不好融资。对于融资客户来说,针对特定行业的保理融资方案会有粘性,容易在行业内形成推广效应。最为重要的是,这种积累而成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其他竞争对手是无法快速模仿复制的,可以形成自身竞争力。
正常贸易形态下的应收账款金额不会很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正常经营的企业,一般都有与其应收款匹配的企业规模,即使下游客户没有及时回款,也能够通过回购应收款的方式偿还保理商。
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保理融资金额太大了,很容易引起欺诈风险。伪造三千万的应收款骗贷两千万,很多人会想方设法设计近乎完美的骗局。但是如果只能骗到几十万一百万,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做,即使做了成本也不划算。控制单笔放款金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理商不像银行,并没有充分足够的资本金支持。一笔大的不良就足以让保理商陷入绝境。
好处就是,因为贸易关系的稳定,融资客户做完一笔业务之后,下一笔业务大概率同样也会找保理商继续融资,因此这做的是长期的融资合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将放款流程标准化,给融资企业循环融资是一个办法。
独立保理商的生存诀窍,大概就是:
通过历史数据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将应收账款标准化。
通过深入了解行业,将保理业务批量快速推广。
通过控制融资金额来规避欺诈风险和提高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控其他金融机构控不了或者说不愿意控的风险,赚取更高的收益回报。
基于行业特征的深入了解,形成相应的风控策略,这会形成一个保理商的业务壁垒。
独立保理商因为大多数并没有核心企业依靠,大多数做的都是正向保理,所以业务量增长速度并不会太快。做深做透一个行业并不容易,独立保理商还需要投入不少的人力资本。独立保理商的业务形态,做起来繁琐不易,业务量又无法短期爆发式增长,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走这条路线的保理商并不多。
都想做风口上快速起飞的猪,却没多少愿意做扎根生长的树。
实际上,这才是最接近保理本质的一种业务形态。保理本身就属于贸易融资项下的一种,是基于对供应链、产业的了解而开展的一种金融服务。笔者认为,贸易融资,更需要的是懂贸易,而非懂融资。贸易形态千差万别,风控策略也要因地制宜,这也是大多数保理商不愿意走这条路的原因吧。
简单快速的路总是拥挤不堪,最接近本源的路却空荡荡。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