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双胞胎案判决(上海幼升小公民同招)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上海闵行区双胞胎案判决,上海幼升小公民同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海幼升小公民同招***如何执行
  2. 沪漂一族,来上海打拼你们后悔了吗
  3. 上海学区使用规则

上海幼升小公民同招***如何执行

1.幼升小公民同招已经实施了一年,从客观效果来说,其实是降低了择校热度。

2.按照第一年的经验,公民同招的基本流程如下:小朋友在入学时需要做出去对口公办还是去冲民办小学的选择——如果选择公办,那就老老实实按照户口顺序排队,如果排序超出该校招生名额,那会由区里按照就近原则统筹到其他公办学校入学;如果选择去民办,那就进入民办小学的序列,可能通过面谈或其他方式被录取(20年很有可能摇号),如果民办没能录取,就没法回到原有对口公办的系列,而是直接统筹到公办小学入学。

3.公办小学的对口也有讲究,首先会有一个对口范围,比如哪几个居委会、哪几个楼号,然后小朋友会根据一定的排序规则基本上确定自己对口的公办学校,原则上上海大部分区是按照:报出生——全家户口都在这个房子满三年(其中户主是父母之一还要优先)——父母之一在这个房子——户主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居住证(人户分离)——其他的顺序进行排列,最优先的是小朋友报出生就在这个房子里。

4.所以每年公办小学的对口紧张情况都会有些变化,热的年份会很抢手。加上前几年上海又出了一个人户分离的政策,也就是上海户籍的学生可以选择户籍地或居住地入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热门公办学校的竞争难度。

5.综合来考量,现在如果有比较好的公办学校对口,大部分家长对于择校的热情是在下降的,因为不去择校还有个不错的公办托底,去择校了,万一没考上民办,这个公办也没有了,这个落差还是有点考验家长的耐心的。

6.相比往年,公民同招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就是打压家长的择校热度,从执行效果看,还挺明显的。尤其是,2020年幼升小很可能会采取民办小学超额摇号的方式,这一套组合拳对于明年的升学态势影响会更大。

7.就这一两年的情况看,好的公办学校(尤其是九年制公办)将会更加热门,上海比较好的九年制公办,最有名的当然是静教附,后边应该会更热门,最近浦东刚开的前滩华二也很赞。而民办中也一样有不错的九年制学校……

沪漂一族,来上海打拼你们后悔了吗

我是2006年7月份来的上海,来上海至今15年有余了,我从来没有后悔自己来上海打拼。

当初一个人拖着一个行李箱,结束了和初恋5年的感情,来到上海投奔我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算是我的一个网友吧)。来上海之前,我俩只在QQ上和电话中聊过,从来没有见过面。

因为我和他学的是同一个专业,机电一体化。我在江西景德镇读的大学,他在上海读的大学。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班上原本有3个女生,一个没来报道,一个来报道后又回老家复读了,最后剩我一个女生。他的班级里也只有一个女生,所以他特别好奇,我为什么会选这个专业,呆在一个班级里只有一个女生的环境是何种感受?

他问我的一个大学同学要了我的QQ号,然后跟我联系上了,我们除了聊QQ,他还经常会给我打电话。

我有一个从高三谈到大学毕业后才分手的男友。那些年我的心里面只有他,所以我跟别的男生聊天都还蛮放得开的,不管哪个男生跟我聊天,我俩都能处成好哥们。

还记得刚来上海的时候,我是坐着大巴来的,这个男生接的我。现在回想当初来上海的自己,胆子真的挺大的,从来没想过安全啊,是否会被骗啊这些问题。

我还记得我花了50元打了一辆黑车,从上海普陀区的真南路一个长途汽车站把我送到上海南站的地下停车库,他接到我。我第一次坐地铁,看到的都是穿着很时尚的年轻人,当时感觉自己就是小地方来的“土包子”,看什么都觉得很稀奇。

记得第一份工作是他给我介绍的,去他所在的公司当了一名技术员,他那时候是销售经理。他底薪1500元,我才800元。

那是一家刚起步的公司,其实什么都要做,因为他努力、勤劳、刻苦,老板和那个励工、我们的财务都很欣赏他的工作能力。

那时候我刚到上海,什么都不会做,而且还有点跟不上节奏,感觉上海的节奏太快了,我又没什么职场经验。我从前的生活也非常简单,那时的我就是个二愣子+“小白痴”。当时因为刚失恋,心情也不太好,反应也挺迟钝的。

看得出来,他挺嫌弃我的,甚至可能都有点失望吧,反正每天给我的脸色都是很不耐烦,爱搭不理的。

刚出社会的我,也不懂得看人脸色,反正也没觉得难受。他也没赶我走,我也就厚着脸皮跟他和他的几个同学一起合租在一起,我们每天一起上下班。

出于对他收留我的感恩,我对他挺好的,也会关心他。坐公交车的时候我占了位置会叫他过来坐,回家也都抢着买菜做饭。他经常要出差和加班,就是觉得他比我辛苦很多,所以我会有点心疼他。

渐渐的,他对我的感情不一样了,时不时的试探一下,开个玩笑。但是我对他真的只是朋友,单纯的感激他而已。

当我强烈感受到他对我的感情我不能给予相应的回应的时候,2007年4月,我背着他换了新的工作,搬走了。

我在上海的第二份工作,是销售。当初就是非常强烈的想要赚钱,因为我来上海快一年了,带过来的2000块不但花光了,还欠了他4000多元,然后我又从他那里搬出来了,想着就是尽快还他钱,不欠他。

真的挺感谢他,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我是不可能留在上海的。我知道他家境也不好,上大学还借了助学贷款,工作以后也没机会存钱,还借给我这么多钱付房租和生活费。当时就好希望他如果是我哥哥该有多好,他说他不要做我哥哥[捂脸]

做销售的第三个月,我就拿了7000多的提成,加上前三个月的保障薪资,每个月2000的底薪,很快我就把欠他的钱还给他了。

还钱给他的时候,他怎么都不肯要。他说我还了他钱就再也跟他没关系了,他怕我以后不会再跟他联系。我说不会,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只要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他说他不要做朋友。后来他爸爸生病,来上海看病,需要钱,我才把这个钱还上了。

还了他的钱,我如释重负,终于不用再背着这个沉重的心理负担了。

我的业绩一直都还蛮好的,到2008年年初的时候,我存了大概有2万多了。那时候,我妈妈在老家那边看房子。

我知道我妈妈一直想要在县城买个房子,我自己留了一点房租和吃饭的钱,给我妈打了2万,付房子首付。

后来我陆续给了我妈妈一些钱还借款和装修房子,陆陆续续大概给了7万多吧(具体金额现在有点记不太清楚了)。

2010年的时候,我25周岁了,家里开始催我结婚。那个男生在我搬走以后,纠缠过我一段时间,看我确实没那个意思,他就放手了,很快他就找了一个女生恋爱,结婚了。

我也曾经喜欢过我一个上海的同事,我跟他也表达过喜欢他的意思,他没接受,也没拒绝。他说他这种人,自己都养不活,何况是养女朋友了,他觉得他自己没有资格谈恋爱之类的,反正有点暧昧。

当时也没想过地域、门第、钱、房子这些问题,就是单纯的喜欢他。觉得他很细心,总是能把话说到我的心里,把事情做到很感动我,哪怕是为了别的同事的事情。

后来了解他才知道他很小就没有妈妈,爸爸找了后妈,他是那种很清冷,内心很孤独的人。不了解他的人会认为他很高傲,话特别少,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其实还蛮热心的,挺好的一个人,他只是不善于表达他自己。

真正让我放手的是别人跟我说他在跟我另外一个女同事谈恋爱,那个姑娘是上海姑娘。有人跟我说上海人是不会找外地女生的,说我太傻了,那段时间我真的很喜欢他,一想到他,我就特别心疼他这个人。(其实他没有跟那个女生谈,后来证实是谣传。)

然后我就回老家相亲了,相了我老公。那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回老家相亲,是我开始有点想离开上海了,想回老家去,不想呆在上海了,觉得在上海生活太辛苦,压力太大了。反正女生总归是要嫁人,结婚生子这些,不如找个家境好一点,婆家也能帮衬一点,将来生活压力也小一点。

我带着我老公回的上海,很快我们就同居,我就怀孕,领了结婚证。那个上海同事听说我怀孕结婚了,找过我一次。他说:“不敢相信,你怎么会这么快就怀孕结婚了呢?明明之前,你还说你……,你怎么这么快就可以跟另一个人开始新的感情?”

我说:“我给了我们彼此一年的时间,你都没有任何表态。况且你现在也有你自己喜欢的人,我们这样各自安好不是很好吗?”

他说:“谁告诉你我跟她在谈了?我什么时候说过我喜欢她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在跟她谈恋爱?你为什么不来跟我本人求证了?我死了吗?”

可能我和他真的没有缘分吧,有些感情可能就是用来错过的。

2010年年底,我生了我女儿。由于我老公家庭情况的特殊性,我发现我只能继续留在上海才有出路。以我的性格,如果回老家了,估计早就跟我老公离婚了吧。

我是一个把自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我的生活必须要由我自己来掌控,如果谁企图来控制我的生活,要么我把你干掉,要么我自己跳出去。

我女儿做了6年的留守儿童,在2013年,我回老家买房之前,我都只有一个目标,在上海买房。但是由于2013年怀二胎胎停育,加上家庭矛盾想过离婚,迫切的需要买个房子,来增加我的安全感。在我在上海买不起房又无人支持的情况下,我回老家去买了一套房子,用掉了我首套贷款的名额。

之后就一路错过在上海买房的机会,到上海的房价我再也高攀不起了。

2017年,有想过回老家陪女儿读书,因为她要读一年级了。当时并没有想过把她接到上海来读书,在女儿来上海之前,我都做好了随时离开上海的准备。我只想多赚一点钱,当我离开上海的时候,即使回老家不知道要干什么,但至少手里有钱啊!

后来也是在朋友的鼓励下,自己去了解了一下政策,发现接女儿来上海读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后来就根据政策,一项一项去落实,终于把女儿接到上海了。

女儿刚来上海的时候,有点无法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焦虑过很长一段时间。2019年5月,我正式全职在家带娃。我才开始不那么焦虑,可以静下心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缓和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

在此之前,我兢兢业业工作了13年多,怀我女儿的时候,上班上到9个多月才回老家待产,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那根弦永远是崩着的,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多赚点钱。赚了钱也不敢花,不舍得花,都存起来,买房。上海买不起,就回老家买,就这样我在老家攒了3套房子。

2021年4月,我重回职场,我不要底薪,我自己交金,跟老板谈了一个分成比率。但是我需要时间自由,工作的同时可以照顾到家庭。

整个2021年,我的状态特别好,收入也还不错,在上海买房的目标又提上了日程。

我不会再有想要离开上海的想法,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奋斗的地方。在这里我呆得很舒服,我女儿在这里读书,我在这里工作,交金,未来还要在这里买房、退休、看病。

我老公在这里的工作也蛮稳定的,我感觉他呆得也很舒服,我女儿也特别喜欢上海,她说在上海读书她很开心。

对于我来说,现在没有其他的地方比呆在上海更适合我和我的家人,更有安全感。

上海是除了生我养我的老家,我呆得最久的地方,再过几年,就超过我在老家呆的时间了。我在老家也就呆了18年,上大学以后,我就一直游离在外。

我现在很喜欢这里的环境、气候、人情世故、饮食和生活习惯。

每次回老家,我都吃不了老家的辣了,吃两顿饭就开始拉肚子,要适应好长一段时间,才恢复正常。

我从老家回上海,下高铁的那一刻,我就感觉特别踏实,有种回家的感觉。

我以前觉得在上海生活压力特别大,总觉得上海不是家,是我赚钱的地方,只是一个临时的居住地。现在完全没有那种感觉,回上海就是回家。一回到上海,我就浑身自在,哪哪都很舒服。

虽然有时候也会想回老家,但是真的回去了,呆不了几天,就又想回上海了。老家那种环境和人情,我好像有点融入不进去了。

这就是我呆在上海15年+最真实的感受。

上海学区使用规则

很多优质的小学越来越热门,要求越来越高,包括户口组成、入户年限等,比如五年一户,甚至有的学校需要报出生户口等等。

什么是五年一户?什么是就近上学?关于上海上学的一些概念,请看下文。

1.“五年一户”政策究竟该怎么理解?

“五年一户”入学限定是家长关心的话题,推行此政策的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也就是说,同一个门牌号地址同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有一个学生入学名额(双胞胎和二孩例外)。

家长们在购买学区内二手房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该户地址五年内是不是已经有符合条件的儿童入学,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自己的孩子入学就要受到影响了。

还有就是,满足了5年内只有一人入学的条件,也不代表一定能进入对口学校。根据学校热门程度,还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参考落户年限、户口关系(比如房屋产权人是本人户主或直系亲属)等条件。

2.“五年一户”如何计算?

大家要注意,5年的计算,以政策实施的当年开始往后算。比如长宁区从2015年开始实施“五年一户”限令,那么则从2015年开始往后算5年。如果你家的门牌地址2015年用过名额,除非你家有多胞胎或二孩的情况,否则今年是肯定不能使用了,要到2020年才能再次使用。

再举个例子:闵行区某校的规定从2017年开始实施“五年一户”限令,那么则从2017年开始往后算5年。即使这个地址2016年用过名额,也不影响2019年入学(不考虑户口、年限等情况的前提下)。

另外,这里的5年要求,不等于落户一定要达到5年,只要入学名额没被用过,落户1年、2年也符合此项政策要求。(宝山除外,宝山规定2019年落户须满5年。)

还有就是,满足了5年内只有一人入学的条件,也不代表一定能进入对口学校。根据学校热门程度,还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参考落户年限、户口关系(比如房屋产权人是本人户主或直系亲属)等条件。

3.“就近入学”≠“最近入学”

根据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政策,”就近入学”并不完全等于“最近入学”,而是由所在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合理规划和确定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相对就近的义务教育学额。

在入学名额上,当学区内实际生源数少于所在学区学校计划招生数时,学校全部录取;反之,学校根据录取条件录取学区内符合入学条件学生至满额,其余的接受统筹。

4.是不是买了学区房就能立即入学?

一般各区域都不是买了房就能立马入学,对户籍迁入时间有所要求,家长们若有购买学区房意向需提早几年做准备;户口若是迁不进,花多少钱都白搭。

“原则上,新生入学报名的一年前须准备好相关材料,并实际居住在户口、产权证所在地”。

特别注意:

1、落户时间指的不是房产证上的日期,是户口本上迁入的日期;

2、各区要求有所不同,最可靠的是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5.学区房对口划片范围会变化吗?

学区房≠学位房,学位房原则上就是,只要你买了这个房子,就一定会有学位。而学区房却不一定,学区房是由政府在每学年根据片区入学生源情况而划分出来的,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有学位,但在下一年则会因为政府的规划而失去学位;因此在上海,学区纠纷从来都不少见。

6.买房前注意查询学位是否被占

如果学校有五年一户的政策,那么学校每年都会重新统计各户情况,所以家长们也可以尝试去小学进行查询。但如果学校不提供相关信息,还可以试试以下几种办法:

1.让房产中介帮忙查;

2.街道办找相关的信息;

3.公安局户籍科,看近期该户籍地址下有没有适龄儿童户口调入调出;

保险起见,在购房合同上应要求合理地附加相应条款。

另外,买完房租出去,租户也是可能占用学位的,假如是租客用该地址报名,又刚好统筹到该地址对口的小学,学位也可能会被占用,需要多留个心眼。

7.户口迁入问题

只有房主迁走户口,买房人户口才能迁入。

想确认房主户口是否迁走,可以带房产证、身份证、去户口对应的派出所或区公安局查。

如遇到原房主不迁户口,只能通过协商或者法律途径解决。

8.学区房实际居住问题

父母名下多套房产不影响入学

保证入户的小学的学位房人户一致,即孩子和其中一方监护人的户口在这个地址上,房子完全属于孩子的父/母/父母所有,即可入读对口小学,和拥有的房屋数量无关。

按照相关规定,一个家庭如果有多处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则上需在报名地实际居住才能报名入学。也就是说,学区房不能只是“挂靠”或者是空关毛坯房,必须装修入住。

部分热门学校在每年招生开始前,老师会进行家访,以核实是否实际居住。需要准备好户口本、房产证和孩子的出生证等相关材料,老师会问孩子是否实际居住在此,还会向周围的邻居询问相关情况,来确认是否实际居住。

如果确实没有实际居住,家访时被发现了,可能会导致报名无法通过,最严重的会被统筹分配到其他学校入学。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